城关村
城关村距今已有约二千三百年建设史。昭化从先秦诸侯国,到三国时期均为军事重镇,金牛古道上的重要郡县,到宋元时期是川北驿道上的知名驿所,政权多次更迭,战争频繁,桔柏渡在这一时期形成。明代中期至清末,据《贾氏族谱》记载,贾氏祖先贾龙原为山东人,于约公元1517年来此安家落户,贾氏族人聚族而居,形成村落雏形。
春秋战国为苴候国邑,名葭萌。周慎靓王五年(公元前 316 年)秦灭苴,建葭萌县治于此。汉建安十九年(公元 214 年)改葭萌县为汉寿县。晋太康元年(公元 280 年)改汉寿为晋寿县。太元十五年(公元 390 年)又在此置晋寿郡。刘宋改晋寿县为益昌县,北魏正始五年(公元 508 年)改益昌为京兆县。北周改京兆为益昌县。隋开皇三年(公元 583 年)罢晋寿郡。后唐改益昌县为益光县。宋初复名益昌县。宋开宝五年(公元 972 年)改益昌县为昭化县。北宋在昭化县治设昭化镇。1935 年建赤化县昭化苏维埃,同年设第一区(城厢区)及城厢联保处。1940 年改城厢联保处为城厢镇。1945 年改第一区为第二指导区。1950 年建城关区,昭化县人民政府迁宝轮院。
三国至明末,昭化从先秦诸侯国,到三国时期均为军事重镇,金牛古道上的重要郡县,到宋元时期是川北驿道上的知名驿所,政权多次更迭,战争频繁,桔柏渡在这一时期形成。明代中期一清末,据《贾氏族谱》记载,贾氏祖先贾龙原为山东人,于约公元1517年来此安家落户,贾氏族人聚族而居,形成村落雏形。
公元前 316 年,秦灭苴建葭萌县,县治为今昭化镇所在地;
汉高祖六年,葭萌县改属广汉郡;
三国时期,刘备以昭化为根据地,发兵攻成都,后建立西蜀;
公元 217 年,刘备改葭萌为汉寿县;
晋台康元年(公元 280 年),改汉寿县为晋寿县;
太元十五年(公元 390 年)升晋寿县治地置晋寿郡,同时改晋寿县为益昌县;
西魏废帝元钦三年(公元 554 年)废晋寿郡,改益昌县为京兆县;
北周又改为益昌县,沿用至唐、前蜀;
后唐庄宗同光三年(公元 925 年)又改为益光县;
宋太祖开宝五年(公元 927 年)改益光为昭化,沿用至今;
洪武二十二年(公元 1389 年),昭化县改属保宁府;
民国元年,沿袭清制,昭化仍属保宁府;
1933 年,昭化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;
解放后 1950 年,昭化属剑阁专署,1953 年属绵阳专署;
1959 年昭化前并入广元县,昭化县城为城关区所所在地;
1959 年 7 月城关区改为昭化区公所;
1985 年广元建市,昭化区隶属广元市市中区,后改为昭化镇,隶属广元卫子区;
1989 年建立元坝区,昭化镇隶属元坝区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