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时男婚女嫁,按封建礼教规矩,遵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讲求“门当户对”,当事人自己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。对女子的束缚更严,在当地流传着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,嫁给螃蟹横起走,嫁给讨口子背背篼”的歌谣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实行新《婚姻法》,废除包办婚姻,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,媒人称为介绍人,婚前到当地政府登记,领取结婚证书,商定日期举行婚礼。
旧时丧葬仪式极繁,以死者年龄和丧家贫富而异。小孩死了只用草席裹尸或火匣装殓,随意埋入荒山或丢进干石岩;青壮年死了装棺请阴阳先生开路发丧,无后者不入老茔腹地安葬;在外死亡搬尸回乡的,尸体上摆一只公鸡,沿途抛“买路钱”,停尸房外,备棺安埋,不举行丧仪;有后代的老人死亡,丧仪较为隆重,贫简富奢,迷信色彩甚浓。旧时丧葬一般有程序较多。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,丧葬仪式现已简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