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落选址

老龙村选址在金螺包与老君山之间,东经 106°05′,北纬 31°51′。地势坐东朝西,东与天回山遥相呼印,西面奉国大道、老君山街、金锣包街团围。东通仪陇、巴中,南至阆中,西邻苍溪,北上旺苍、广元,省道 302 穿境而过,是交通枢纽的重要关口。古建筑群占地面积 10.84 公顷,每组院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体系。不少院落前高后低,中轴对称,左青龙、右白虎,前列照壁池堰,居住是天地阴阳交合之灵气聚合汇集之处,是建筑风水首选的最佳方式。

村落格局

老龙村是一个天生的龙凤呈祥宝地,老君山似龙身,村落建在龙头之上,胡家梁似龙的上鄂,侯家梁似龙下鄂,龙口朝向方山,方山似斗,有青龙奔斗之说,老场似龙舌,新场似凤冠,凤冠与龙舌同与送水滩接壤,生成龙凤呈祥之势,故有老龙场、新凤场之说。

建村智慧

老龙村村落选址伴天籁之音韵,造化之奇巧,四周有山丘环绕,外围山峦绵延层叠,中间地势平缓,村落东西长而南北窄,背靠老君山,面朝方山,慕贤山和老君山东西相峙,街道与建筑物依山就势,于道路和山丘之间自由伸展,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融共生,相映成趣,协调发展,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和效法自然的建城思想。

自然环境

老龙村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,境内沟壑纵横,山峦起伏,处中丘中谷地带。村域内农舍傍山而建,梯田层层,塘堰密布,村庄农舍,座落其间;山川交相辉映,薄雾缭绕,美不胜收。村平均气温 17.1℃,年降雨量 996.10mm;全年平均日照 1398 小时,无霜期 279 天,具有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热量丰富,雨水充沛,季风显著,无霜期长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特点,适宜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红苕及经济作物、林木等的种植和发展。该村自然环境在与同纬度地区比较,还有春旱雨少,回热不稳,常有春旱;夏热多雨,分布不均,时旱时涝,且间有雹灾和风灾发生;秋短天凉,降温迅速,常有秋淋;冬暖干燥,日照偏少,霜雾频繁等自然特性。村域内交通方便,水与森林资源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 57%以上。

文物古迹

老观镇在公元 700 年建郡奉国县,为了纪念这段历史,建国后特修建奉国遗址碑。记载了奉国县历史及文化,向后人传递了历史讯息。
原奉国县位于到长安的交通要道,古驿道负责信息的传递及货物的运输,古代沟通川陕两条古栈道金牛道、米仓道,使陇巴蜀间天堑变通途。1935 年,
米仓道又是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的主要通道之一。
历经千年沧桑,老龙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1.5平方公里的古建筑街区,楼阁院台,古色古香。踏上古村那坑坑洼洼的青石板,那充满年代感的木质房屋背后,淳厚古朴的民俗风情天天上演。

风景名胜

李先念旧居

老君山天然氧吧

老君山避暑山庄

老龙村名胜古迹完好,遗存众多。有4公顷的历史街区,古建筑群;有长1000余米独具特色的古街;有错落有致的古民居;有独具匠心的庙宇;有雄伟壮观的魁阁、牌坊;有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。年代久远的建筑,许多虽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,但遗留下来的便成为携带着远古气息,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珍奇。它们古朴而精致的辉煌和这里保持着历史原貌的街道民居、革命遗址一起,构成了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人类遗产,是研究古建筑及巴蜀文化不可缺少的现存文物,也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。老君山紧靠村落南边,有东、南、西、北四大寨门,至今保存完好,民国年间,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道教文化圣地,解放战争时期的红军战斗遗址仍依稀可见,目前打造老君山AAAA级风景区已正式启动。

历史环境要素

编号
历史环境要素名称
HJ001
古驿道
HJ002
城隍庙
HJ003
龙脊古街

版权声明 相关链接 网站访问量:1232480

电话:13350630999

四川智慧全景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12891号-2